工作动态

牛蛙养殖现场观摩与研讨活动在广州举行 - 2023-3-13

牛蛙养殖现场观摩与研讨活动在广州举行



    为推广牛蛙健康养殖模式,推动牛蛙产业绿色发展,222日,由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办、广东水产学会承办的牛蛙养殖现场观摩与研讨活动在广州举行。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林文书二级调研员、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渔业推广部符云部长出席活动,活动由陈智兵副部长、正高级工程师主持,有关科研院所、企业、新闻媒体等单位代表约20人参加,并参观了广州市盛世瑭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牛蛙养殖基地。




    据有关统计,2022年,全国牛蛙养殖产量近70万吨,比2021年增长10%左右,预计今年还将继续增长,未来几年产量有望破100万吨。目前,牛蛙养殖遍布近20个省份,其中广东养殖产量约30万吨,广西约7万吨,湖南、江西各6万吨,福建约5万吨,安徽3万吨,湖北2.5万吨,海南、云南、四川各1.5-2万吨,浙江1万吨等。牛蛙养殖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上百万人就业,形成一个超800亿元的大产业。然而,当前我国牛蛙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缺乏人才、技术、资金及政策支持,加上缺少养殖标准与引导,衍生诸多问题导致广东牛蛙养殖向广西、湖南、云南、重庆等地迁移;随着环保要求日趋严格,探索牛蛙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本次研讨活动讨论的焦点。



   研讨会上,林文书二级调研员指出牛蛙养殖存在养殖尾水排放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监控、治理的对象,并呼吁专家、企业代表群策群力,为今后牛蛙治理提供对策。符云部长提出,当前牛蛙养殖尾水治理效果凸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希望大家提供好的模式及技术,引导牛蛙养殖向绿色健康养殖模式转变。广东水产学会设施渔业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张家松表示,目前牛蛙养殖主要遇到三个问题:第一,牛蛙的外来物种问题,可以借鉴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罗氏沼虾等外来物种的引进及示范推广的做法处理好;第二,环保问题需要从养殖模式、经营主体上进行改变;第三,针对养殖前端用药不规范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建议政府加强监管,以及科研人员探究病害发生机理和中草药研发。广东水产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王国霞研究员指出目前牛蛙养殖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还是养殖模式的转变。牛蛙养殖要摒弃一味地追求高密度养殖利润的最大化的模式,应进一步优化养殖模式,以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体系。陈健光秘书长指出,未来广东水产学会将积极发动科研院所加大对牛蛙养殖模式、病害防治、尾水治理、预制菜等方面的研究,鼓励制定牛蛙相关团体标准,推动牛蛙标准化生产。助推牛蛙产业高质量发展。